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从淄博烧烤热再论流动创造价值

时间:2023-04-22 01:48:06 | 浏览:696

最近我关注到有两个颇受热议的现象,一个是淄博成为网红打卡地,原因是淄博烧烤非常火爆,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去淄博品尝烧烤,导致当地游客爆满。另一个是三月份出口出现超预期反弹,增速达到14.8%,这是让一季度GDP达到超预期4.5%的主要因素。

最近我关注到有两个颇受热议的现象,一个是淄博成为网红打卡地,原因是淄博烧烤非常火爆,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去淄博品尝烧烤,导致当地游客爆满。另一个是三月份出口出现超预期反弹,增速达到14.8%,这是让一季度GDP达到超预期4.5%的主要因素。有人认为,烧烤热背后是地方政府在推波助澜,出口反弹是因为对东盟的出口大增35%,说法各异。我觉得,当下让经济活起来是最重要的,不能期望出一妙招就能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未通缩,但要防止“流动性陷阱”

今年一季度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达到14.5万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0.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6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M2增速为12.7%,但三月份的CPI却只有0.7%,PPI为-2.5%,如此巨量的货币,却对应如此低的通胀率,似乎货币消失了。当然,我不认为已经进入通缩阶段了,毕竟需求还处在恢复阶段。

从2023年一季度央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看,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仍处在收缩区间,处在近十年的较低位置。但这显然难以通过货币的宽松就能实现。所谓的流动性过剩,就是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仅一季度居民存款就增加近10万亿元,同时居民的资管产品持有余额下降。这有点类似凯恩斯提出的所谓“流动性陷阱”。

但与凯恩斯古典或狭义的“流动性陷阱”定义不同,克鲁格曼(Paul Krugman) 认为,代表流动性的不仅仅只是狭义货币,也可以是广义货币;导致货币需求无限大的原因并不一定仅仅是人们的流动性偏好,也可能是其他的因素。他把“流动性陷阱”的本质归结为一个“信心”或预期问题。

过去,在同样的低通胀下,M2的高增长至少还能对应资产价格(如房价)的上涨,如今,从资产价格到实物价格都在走弱。既然货币政策对通胀已经钝化,那么,货币政策对于经济领域的流动性改善作用也有限,宽货币未必能够带来宽信用。

因此,除了保持货币流动性的充裕适度(估计接下来的三个季度信贷或社融的增速会下行),还需要增加实体经济的流动性,简言之,就是让物流、人口流变得更加畅通,流量最好能超过疫情之前的2019年。

即将到来的五一长假,预计出行的人数会超过2019年,这是因为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不少人存在被病毒感染的顾虑。而这次长假,绝大多数人都不再担忧疫情了。问题在于,这类的恢复性消费告一段落后,是否还会出现随之而来的“扩大消费”?最近,淄博烧烤成为社会的热议话题,据美团数据显示,4月14日去淄博的火车票订单数量已经达到今年春运的两倍,当地政府新增21条烧烤公交专线,淄博五一住宿预订量比2019年上升了8倍。尽管大规模烧烤对环境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但民以食为天,如果经济一蹶不振,环境再好也不能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感。

淄博烧烤走俏的背后,反映了老百姓对出行自由和消费自由的向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对于城市的违章建筑、路边乱摆摊位的管控比较严格,从市容市貌、食品安全等角度看,这确有一定必要。但是,当就业压力增大、居民生活成本上升时,孰轻孰重还是容易辨别的。据说淄博政府对于前来淄博的游客非常友好,这也体现了政府部门对草根经济的呵护,流量经济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随着疫情阴影的淡去,大家都很关心客流量,包括公路、铁路、航空等客运量和地铁的客流量等。这既反映经济的恢复程度,又是信心指数。例如,2019年3月份我国客运总量为14.3亿人次,而到了2022年的3月份已经降至4.2亿人次,说明受疫情影响,人口的流动性大幅下降,对应GDP的增速也从2019年的6%,降至2022年的3%。今年以来,出行人数逐月大幅增加,反映了经济复苏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对应着我国经济GDP的增速也将显著回升。

新发展格局:实质是流动性畅通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就提出来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而要让双循环能够畅通循环,就需要保持良好的流动性。而要保持流动性的畅通,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例如,人口流动性的畅通,需要有就业机会、消费能力等作保障。例如,2022年,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而且,外出农民工数量只增加0.1%,也就是17万人左右,增速明显下降。从今年3月份数据看,尽管调查失业率还是稳中有降,但16-24岁劳动力的调查失业率高达19.6%。年轻人是消费的主力,但年轻人失业率明显偏高,不利于扩大消费。

此外,2022年城镇化率只提高0.5%,为65.2%,说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经明显下降。为此,必须采取更宽松的政策,降低大城市入户门槛,提供配套的公共服务,让更多的人口流动起来。

今年3月份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生产指数增长了12%,说明人口和货物的流动性已经有很大改善。一季度国内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有5.8%的增长,其中餐饮则接近14%的增长。不过,消费充其量还只是恢复性增长,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首要位置”的目标仍有差距。

此外,网上实物消费的增速超过8%,占比接近25%,由此带来快递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大幅增加,而实物店的从业人员数量相应减少。根据全国总工会的统计,全国外卖员、快递员、专车司机等人员数量为8400多万人,占全国城镇职工总数的20%。所以,“流动创造价值”并不夸张。

从货物的国际流动性方面看,一季度进出口依然保持增长,其中出口增长8.4%(人民币计价),而且民企的出口增长更快。从出口货物的流动路径看,对欧美的出口总体出现负增长,但对东盟和东欧的出口大幅增加。

在信息的流动性方面,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了11.6%,说明信息流依然保持高增长;今年一季度GDP能实现4.5%的增长,主要靠服务业,增长了5.4%,这更能说明流动性的改善对GDP的拉动作用。

当然,一季度的经济反弹在预期之中,说明我国经济在疫情好转之后恢复颇为顺利。但恢复之后能否维持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畅通,能否让资金流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仍是需要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和创新举措去优化。

流动性分层现象:如何应对?

三年以前,我曾就社会融资市场的“流动性分层”现象进行解析,认为社会融资规模大是因为货币流向资产领域而非实体部门,以此来解释为何房价涨而通胀低的原因,所谓的“水往高处流”。而当今我们面临的,一方面是实体经济的现金流偏紧,地方政府、房地产等非金融企业的债务压力大,另一方面,则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资产荒”,即虽有钱但缺乏可以配置的资产,货币空转的现象十分明显。不仅通胀率低,而且房地产和金融资产都出现了总体估值水平下移的现象。

上述是对社会融资的流动性分层现象的解释。事实上,流动性分层不仅存在于金融领域,在就业、投资、消费、区域经济等方面,也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例如,我国的奢侈品消费占全球的份额,在35%左右,大约是我国人口占全球比重的两倍;同时,我国居民消费对GDP的贡献却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又如,随着经济的恢复增长,今年我国就业状况总体良好,但一季度年轻人调查失业率接近20%,与整体的5.3%的失业率水平相距甚远。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58万,如果不采取相应的举措,则到了7月份以后,年轻人就业压力会更大。

再如,我国的人口流向与投资流向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反向关系,从区域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看,呈现越往西,人均投资规模越大的现象,即人口向东,投资向西。其结果是西部的地方债务压力加大,偿债能力减弱。

流动性分层现象如果越严重,则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如今年我国的货币政策定位是“精准有力”,说明原本作为总量政策的货币政策,需要借助结构性施策来达到预期效果。

如何让人口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畅通地流动起来呢?关键还是要优化结构,同时避免过度的行政干预。例如,现在中央已经对各地城市要上马的地铁项目进行严格控制,规定预期客流量要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建造。毕竟我国总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到2050年预计总人口将减少两个亿以上,今后人口集中度的提高是大趋势,这意味着未来很多地区的大量基础设施,如铁路、高速公路和城市轨交等都会被闲置。

通常大家都接受这样一个观点:想要富,先修路。但是,修路是有成本的,尤其修高铁和高速,成本非常高。如果修好的路没有几辆车在跑,还不如不修?如果把这些修路的费用用来促消费,增加居民的养老金收入,是否更好?例如,贵州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到2022年末,已经达到8331公里,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高速公路总里程只有7800公里。但贵州2022年的GDP总量不足日本的十五分之一。

当前,贵州的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并由此引发投资者对各地城投债信用问题的担忧。因此,基础设施建设固然重要,但流动性更重要,流动性涉及到社会信用体系的稳定,如果因为超前基建投资而带来资金流的阻断,可能会引发区域性乃至系统性金融风险。目前,基建的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而且拉动经济的乘数效应也越来越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消费上的公共投入的乘数效应远远超过投资,如消费券的乘数效应大概是三倍,而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乘数效应可能只有1倍左右。从流动性的角度看,促消费的效应远远超过投资。

因此,还是得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市场要有敬畏之心,地方政府尤其要学会“流动性管理”。人口流动从表面看会加剧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但人口流动的动力却来自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符合市场底层的经济利益最大化逻辑。因此,人口自由流动的结果,是缩小收入差距(落后地区人口减少,人均耕地面积扩大,人均资源拥有量增加),这不是与共同富裕的目标相一致吗?

总之,要形成新发展格局,保持内外部的流动性畅通很重要,这就需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更多采取支持和引导好资金流、物流、人口流和信息流的举措,顺势而为,多采取疏导而非堵截的办法。

(李迅雷为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相关资讯

一桌一炉,“活烧烤”,淄博烧烤太火了,一跃成为烧烤界的顶流

我是“家庭菜购”。大家好!我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上市场、逛商场、赶大集,满足着全家人的油盐酱醋茶、瓜果梨枣菜,风雨无阻,乐此不疲。有时候遇到老同事、老朋友、老菜友,一起拉拉呱、聊聊天、说说话,越说越投机,还真的收获不少。淄博烧烤欢迎你纪录片《

在淄博烧烤成为烧烤业的天花板后,全国各地的烧烤,都坐不住了

淄博烧烤为什么能够爆火?在我看来,一座城市的突然爆火,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淄博一下子成为了全国的顶流城市,这离不开它浓浓的人情味。在年前,有12000多名大学生因为疫情被分配到了淄博隔离。在同学们隔离结束,即将离开之时,当地相关部门盘下了

淄博烧烤火遍全国,各地游客涌入淄博吃烧烤,但痛苦的却是本地人

淄博烧烤因其独特的味道和口感,在全国都开始爆火,然而随着淄博烧烤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淄博,就是为了能一尝这样的美食。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虽然游客们是开心了,但是淄博本地的人却是非常痛苦,大家肯定都很好奇吧,下面咱们来看看是什

一份最全的淄博烧烤攻略,想去淄博吃烧烤的要收藏好,别还不知道

最近呀淄博烧烤,真的是彻底的火了,网友纷纷评论,去淄博吃的不是烧烤,而是人间的烟火气。确实,淄博烧烤能围在炉子上自己烤,卷上小饼,蘸上蘸料,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所以纷纷吸引了各地的游客,有开车的,有坐高铁的,纷纷“进淄赶烤”,但为了防止你们

淄博烧烤没吃够?教你在家也能吃到淄博烧烤,真的很正宗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从今年三月份开始,淄博这个接近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突然因为烧烤而爆火于网络,引来全国各地海量民众光顾淄博,淄博烧烤竟一时成了全国最热门的话题!“去淄博吃烧烤”成了网络上最为时髦的语言。这不又到五一假期,游客更是只

五一大假淄博烧烤,引爆全国火热消费潮,看看这烧烤能和淄博比吗

五一大假期间,烧烤成为了全国各地最受欢迎的消费活动之一,不仅可以享受美食,还可以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热闹的气氛。在这个烧烤热潮中,淄博也不例外,其独有的烤肉文化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五一大假烧烤,引爆全国火热消费潮,看看这烧烤能和淄博比吗?淄博的

淄博烧烤还能火多久?你会去淄博吃烧烤吗?

淄博烧烤还能火多久?最近关于淄博烧烤的新闻几乎每天都能上热搜。比如烧烤店老板自己给店铺打差评,让顾客不要来吃。有人在淄博吃烧烤吃出刀片,还有女子淄博吃烧烤排不上队被投喂等。感觉只要跟淄博烧烤沾上边的事都能上热搜。对于淄博烧烤一开始我还是比较

淄博烧烤,正“烧烤”淄博

【火热一时的“淄博烧烤”|来自网络】 不能不承认,淄博靠烧烤意外出圈,的确是文旅宣传上的一个典型案例。但淄博不能让人只是去吃吃烧烤,也不能只能提供烧烤。作为当年齐国的首都,足球老祖宗蹴鞠的发源地,淄博应该让人看到它的多面性。更重要的是,提升

好客山东网红打卡地丨【淄博烧烤】淄博烧烤强势出圈

重播

周浩然:淄博烧烤火遍全网,“锦州烧烤”为何没有“火起来”?

近日,山东淄博烧烤一夜之间火遍全网、火遍中国,特别是今又适逢“五一”假期,人们呼朋唤友或驾车或乘坐火车,不远千里赶到淄博体验烧烤美食,感受烟火的氛围。这在当前各地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本地旅游经济的形势下,淄博这边烧烤的炭火确实亮得撩人抢眼。但

同样都是烧烤,为什么淄博的烧烤这么多人?这3点一般地方比不了

民以食为天。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尤其对于中国人来说更是十分的适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吃饭方面更是研究颇深。不仅有着八大菜系,这之外还有着各地的特色美食。这些年来,大家都喜欢吃夜宵,夜宵的种类虽然是每个地方都有不同,但是有一样东西也是比较

何必单恋淄博烧烤,这5个地方烧烤“最知名”,看看有你家乡吗?

转眼间5月将至,气温变得暖和起来,每当夜幕降临,熙熙攘攘的街道变得热闹起来,三五成群又或者七八成对,大家坐在充满烟火气的夜市上,在嘈杂的喧闹中,在多种香味混合的空气中,一起高谈嬉笑。在这样的季节,烧烤啤酒是绝大多数人的最爱,肥瘦相间的肉串滋

范晓东评淄博烧烤:不是今天才好吃的,当然我也喜欢东北的烧烤

直播吧5月3日讯 针对时下引发热议的淄博烧烤,前国脚范晓冬在社媒给出了他的看法。最近,柯洁因为点评淄博烧烤而遭到了部分网友的攻击,柯洁认为那些凌晨就去排队吃烧烤的人智商堪忧。而关于烧烤的起源、口味,众多网友也是众说纷纭,像名嘴孟非就认为烧烤

都想去淄博吃烧烤?烧烤的历史,快来了解一下→

都想去淄博吃烧烤?烧烤的历史快来了解一下!编辑:周梦真资料:上海科技馆*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淄博烧烤为何能爆火?本地烧烤师傅透露:背后有4大原因

谁能想到2023年最火爆的美食竟然是烧烤?而且是之前默默无闻的淄博烧烤,这让四川烧烤,锦州烧烤,徐州烧烤看后都要羡慕。这让人不禁疑惑,平平无奇的淄博烧烤为何能爆火?成为烧烤界的第一大网红城市,到底背后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呢?面对这个问题,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小程序游戏开发网永州新闻头条网北海旅游网佳贝艾特羊奶粉山海关旅游攻略赵今麦影迷网出国留学网高考冲刺攻略网吴姓名人取名网牙科知识科普网原油期货网CoCo都可优惠券怀化今日新闻网柳州螺蛳粉官网雁荡山旅游攻略
淄博烧烤网-淄博烧烤是淄博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有独立小炉纯炭有烟烧烤。淄博还将成立烧烤协会,发布烧烤地图,举办烧烤节庆活动。五一前后举办淄博烧烤节,淄博烧烤节变身大型演唱会现场,吃着烧烤唱着歌,让人热泪盈眶。淄博烧烤爆火的背后,网红、社交媒体的传播功不可没。
淄博烧烤网 shiheji.cn ©2022-2028版权所有